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二部分第五章复习资料册参考答案-复习资料-博信教育培训学校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普通专升本 辅导资料 复习资料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二部分第五章复习资料册参考答案

2021-04-06 23:57 博信教育 218

考试倒计时11天◆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复习资料册参考答案

本资料配套云南博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复习资料使用



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1:精析】A意义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也称为理解记忆和逻辑记忆。题干中幼儿记数字时利用与之读音相近的汉字帮助记忆,即属于意义记忆。

2.【精析】B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幼儿可以完成成人吩咐的简单任务,说明该幼儿出现有意识记的萌芽。

3.【精析】B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釆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3岁的鹏鹏在不理解古诗词的情况下,也能很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机械记忆。

4.【精析】A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是: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②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④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5.【精析】A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因此,为了暂时记住这个非常有用的电话号码,最适宜采取的策略是复述朿峪。

6.【精析】D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丽丽看到幼儿园的玩具汽车能发现它跟自己家的一样,这是记忆中的再认。

7.【精析】B艾宾浩斯的实验表明,在学习材料记熟后,间隔20分钟重新学习,可节省诵读时间58.2%左右,可见在学习之后的头20分钟内遗忘最快。

8.【精析】D教师表扬甜甜,让其形成愉快的情绪,有助于记忆的发展,这是愉快记忆法的运用。

9.【精析】B年龄较小的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要高得多,而随着年龄增长,两种记忆效果的差距逐渐缩小,意义记忆的优越性似乎降低了。这种现象并不表明机械记忆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是由于年龄增长后,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效果的差异减少,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机械记忆中的理解成分使机械记忆的效果有所提高。

10.【精析】D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会影响其记忆效果。教师用色彩鲜艳、具体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幼儿,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在解释抽象概念时,用具体教具和玩具协助演示,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1.【精析】A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幼儿在医院治疗时,将医生着装与疼痛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

12.【精析】B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釆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幼儿不理解百家姓、圆周率等,但能很容易地记住它们,说明幼儿的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

13.【精析】A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小颖通过苹果的形状而认识苹果,这属于形象记忆。

14.【精析】A艾宾浩斯总结出的遗忘规律是: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便不再遗忘。

15.【精析】C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是: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

16.【精析】C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人(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一一注意它一段时间。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就是“习惯化”。

17.【精析】A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能力,在3〜6个月大的时候才能区分母亲和其他人的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知道“认生"了。

18.【精析】D回忆是根据需要把经历过的事物独立地在头脑中呈现的过程,也叫重现或再现。

19.【精析】C儿童语言发生后,直到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故C项表述不正确。

20.【精析】C幼儿的形象记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视觉表象。

21.【精析】B回忆和再认的差别是由于活动机制的不同。再认依赖的是感知,回忆依靠的是表象。二者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

22.【精析】A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小朋友们听见歌曲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是记忆中的再认。

23.【精析】B从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岀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

24•【精析】A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得出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的。

25.【精析】A处于无策略阶段(0〜5岁)儿童的表现:儿童既不能自发地使用某一种记忆策略,也不能在他人的要求或暗示下使用策略。

26.【精析】B形象记忆是个体对感知过的事物,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记忆。根据题干中的“动物形象”可知,属于形象记忆。

27.【精析】B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2〜3岁儿童出现有意记忆的萌芽,但是有意记忆在学前末期才真正发展起来。

28.【精析】A当人们在观看电影时,虽然呈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像,但是我们却可以将这些图像看成是连续运动的,这说明这些图像在一个极短的时间被我们保存在头脑中了,这是瞬时记忆存在的结果。

29.【精析】B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会进行有意识记。而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30.【精析】A遗忘的分类:①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②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③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临时性遗忘。④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31.【精析】C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由题干中“欢乐”一词可知,属于情绪记忆。

32.【精析】A幼儿期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也称幼年健忘。

33.【精析】B记忆恢复(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题干所述体现的是记忆恢复的现象。

34.【精析】C从识记的内容上来看,学前儿童以形象记忆为主。故c项说法错误。

35.【精析】D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机械记忆是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进行的分类。

36.【精析】B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的过程。

37.【精析】C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38.【精析】A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记忆表象具有概括性和形象性。

39.【精析】B意义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也称理解记忆和逻辑记忆。

40.【精析】B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意义记忆是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进行的分类。

41.【精析】C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

42.【精析】C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学习一段材料时,中间材料容易遗忘,开头与结尾的内容容易记忆。

43.【精析】D长时记忆中出现的遗忘现象主要是由于信息受到干扰而使提取信息的过程发生困难导致的,所以长时记忆的遗忘一般是提取性障碍。

44.【精析】C视觉复述策略是指幼儿在记忆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要记忆的事物上,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组织性策略是指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组织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它们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进行改组,以便于记忆的方法。定位性策略是指儿童对目标刺激“贴上”某种特定的标签以便于记忆的方法。提取性策略是指个体在回忆过程中,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特定信息回收到意识水平的方法。

45.【精析】D主体在记忆过程中,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组织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它们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进行改组,以便于记忆的方法称为组织性策略。所以,题干对材料进行分类记忆的策略属于组织性策略。

46.【精析】C组织策略是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处于此阶段的幼儿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

二、填空题

1.机械记忆2.记忆范围

3.记忆恢复/记忆回涨4.运动

5.识记和保持6.不完全

7.永久保持8.无意义音节重学

9.去习惯化10.1岁左右

三、判断题

1.【精析】×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是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2.【精析】×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3.【精析】√瞬时记忆是感觉性刺激停止作用后,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其特点是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1秒钟。

4.【精析】×成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但7岁前儿童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5.【精析】×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根据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达50%,即学习程度为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学习程度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并且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

四、名词解释

1.提取策略是个体在回忆过程中,将贮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特定信息回收到意识水平上的方法和手段。

2.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3.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4.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5.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为内容的记忆。

6.记忆策略是指能够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是儿童釆用的接受信息、提取信息的方式,它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

7.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8.记忆的潜伏期又称记忆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材料开始到能对材料再认或回忆之间的间隔时间。

9.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

10.视觉复述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所要记住的事物上,如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

11.偶发记忆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

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2)无意识记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2.【参考答案】(1)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

(2)给幼儿的识记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3)帮助幼儿理解识记材料。(4)让幼儿采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3.【参考答案】(1)视觉复述策略。(2)定位策略。(3)复述策略。(4)组织性策略。(5)提取策略。

4.【参考答案】(1)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5.【参考答案】(1)活动材料的性质。(2)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3)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4)活动中感官可参与的数量。(5)活动的动机对幼儿记忆的积极性和效果有很大影响。(6)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不同,记忆的效果也不同。

6.【参考答案】(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记忆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六、论述题

1.【参考答案】儿童出生后即已产生记忆。到入学前,记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如下: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2)记忆容量的增加。儿童记忆中所保留的信息容量,起先是很少的,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3)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逻辑记忆。儿童记忆内容也有随年龄而变化的客观趋势。

(4)记忆意识性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记忆意识性开始逐渐萌芽、发展。有意记忆的出现意味着记忆意识性的萌芽,而元记忆的发展则意味着记忆意识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5)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策略是指能够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儿童的记忆策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无策略阶段(。〜5岁)。②部分策略阶段(5〜7岁)。③策略效果脱节阶段(7〜10岁)。④有效策略阶段(10岁以后)。

2.【参考答案】(1)各种研究显示,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距日益缩小。两种记忆效果之所以逐渐缩小,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语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在形象记忆中,物体或图形起主要作用,语词在其中也起着标志和组织记忆形象的作用。在语词记忆中,主要记忆内容是语言材料,但是记忆过程要求语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形象和词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两种记忆的差别也相对缩小。

3.【参考答案】(1)意义记忆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进行的。理解使记忆的材料和过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

(2)机械记忆只能把事物作为单个、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的单位或系统。

(3)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在整个幼儿期,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其效果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年龄较小的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要高得多,而随着年龄增长,两种记忆效果的差距逐渐缩小,意义记忆的优越性似乎降低了。

4.【参考答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明确记忆的目的、计划、任务与要求,可以增强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应注意:①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③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对记忆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组织加工,常见的组织加工方式是类别群集,即把一系列项目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7)适当过度学习。

(8)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七、案例分析题

1.1参考答案】表中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熟悉的物体记忆最为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熟悉的词语记/力逐渐加深,对于生疏的词也逐渐有了记忆。这表明幼儿的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处于逐渐发展的阶段,并且语词记忆与形象记忆的差距不断缩小。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在儿童语言发生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也就是说,幼儿主要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这种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对熟悉的物体的记忆效果优于对熟悉的词的记忆,对熟悉的词的记忆效果又优于对生疏的词的记忆,

这是因为幼儿对熟悉物体的记忆主要依靠的是形象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期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在发展,3〜4岁的幼儿,无论是形象记忆还是语词记忆,其水平都相对较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种记忆的结果会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从表中可以看出,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减小,这主要是因为形象和语词在儿童头脑中并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相互间产生愈加紧密的关系。一方面,幼儿能够叫出熟悉的物体的名称,从而使物体形象与其相应的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所熟悉的词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上,因而词和物体的具体形象不可分割。

2.【参考答案】(1)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记忆的因素有:①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以其突岀的物理特点,容易引起幼儿的集中注意,也容易被幼儿在无意中记住。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对幼儿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为幼儿注意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③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如果使识记对象成为儿童活动任务中的注意对象,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对该对象的认知,那么对这种对象进行无意识记的效果也较好。④活动中感官参与的数量。多种感官参与的无意识记效果较好。⑤活动动机。活动动机不同,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不同。有研究表明,儿童在竞赛性游戏中积极性较高,无意识记的效果也较好。

(2)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他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广告词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其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理解程度和是否有较强的积极性,因此效果往往不太好。

加油

同学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129129 13759501700

Copyright © 2023-2024 昆明市五华区博信教育培训学校 滇ICP备2022007886号-1

客服电话

0871-65129129

13759501700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