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二部分第十章复习资料册参考答案-复习资料-博信教育培训学校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普通专升本 辅导资料 复习资料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二部分第十章复习资料册参考答案

2021-04-13 22:12 互联网 227

考试倒计时

06天

◆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复习资料册参考答案

本资料配套云南博信专升本《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复习资料使用


第二部分

第十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工具性攻击是儿童为了争夺物体、领土或权力而发生的身体上的冲突且使他人在此过程中受伤的行为。题干中的小学生甲“为了得到玩具”而打了小学生乙,可知是工具性攻击。

2.【精析】A友好性的交往策略主要有:①发起。即提议,如当一个小朋友提出一项活动建议,而你又不想参加时,便提出一个新建议,转移矛盾,使共同活动继续下去。②协商。如当想参加一个活动时问:“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③让步。如及时地放弃手中的玩具,避免与另一个小朋友冲突等。这三种交往策略在交往中表现出较高的建设性、合作性。不友好的交往策略往往有较多的支配(只考虑自己的意愿和观点,不顾及他人)、依赖(有问题只求助教师,很少自己主动解决)、退缩(一有难处就哭)等。

3.【精析】C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题干中的“如果他们是你,会怎样想”就是要求幼儿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使用的方法是移情训练法。

4.【精析】C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的幼儿从外在的行为特征来看比较独立,情绪活动水平低,缺乏对爱的反应。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能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游戏,但显得不专注、浅显、缺乏情感投入。他们能够接受陌生人(如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在母亲离开时未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与母亲团聚时也不力图去接近。

5.【精析】B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因此,题干中教师观察幼儿处理与玩伴的关系属于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考察。

6.【精析】A心理学家谢弗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以下三条原则:①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②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如孩子的行为今日出现,明日消失,则不具有稳定性。③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现象的普遍存在。

7.【精析】B被拒绝型儿童交往活跃,但常做出不友好的、攻击性的举动(如强行加入、争夺玩具、大声喊叫等),为大多数同伴所不喜欢或常被拒绝。题干所述符合被拒绝型儿童的特征。

8.【精析】D挫折是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原因。

9.【精析】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

10.【精析】C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11.【精析】B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12.【精析】B3.5个月尤其4个月之后婴儿的微笑是有差别的社会性微笑,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微笑,对母亲笑得最多。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13.【精析】C性别认同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认识。性别认同出现在1.5〜2岁,幼儿开始知道一些特定的活动或物品同性别的联系。例如,知道“领带是爸爸的,口红是妈妈的”。

14.【精析】C焦虑一抗拒型依恋(反抗型)的儿童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出极度的反抗。这类幼儿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从题干中贝贝的表现可知,贝贝属于焦虑一抗拒型依恋。

15.【精析】A专制型家庭中父母给孩子的温暖、慈祥、同情较少。父母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子女的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则有不同的意见。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或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16.【精析】A父母为学龄前儿童建立同伴关系的作用包括:①为孩子彼此间的接触提供便利的条件。②通过提供建议和指导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③父母自身的不同风格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7.【精析】B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虽然有时家长为孩子设立的目标和标准很高,甚至不近情理,但是孩子不可以反抗。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或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18.【精析】A在3〜6岁这一阶段,不同年龄儿童需要的排序都在发生变化,说明幼儿期是需要发展的活跃时期。从5岁开始,儿童的社会性需要迅速发展,求知的需要、劳动需要、求成的需要开始出现。而6岁时,儿童希望得到尊重的需要强烈,同时对友情的需要开始发生。

19.【精析】D根据鲍尔比、艾斯沃斯等的研究,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依次是无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和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故选D项。

20.【精析】C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①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②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③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的难度而变化。④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21.【精析】B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萌芽在2岁左右。

22.【精析】B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目的性,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②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③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多于敌意性攻击,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儿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卷入攻击性事件。

23.【精析】A对攻击型儿童来讲,惩罚会加重其攻击行为,因此惩罚对于攻击型儿童来说不是有效的手段。因此A项说法错误,B、C、D三项说法均正确。

24.【精析】C导致产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教养方式,具有个明显特点:①溺爱。父母对孩子无原则地爱,对孩子的要求不管正确与否,无原则地迁就、满足,导致孩子任性、自我中心等不良特点的产生。②过分保护。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5.【精析】B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标志着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包括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和移情,其中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最内在的因素。

26.【精析】B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和挫折等。题干中表现的即是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27.【精析】B处于简单相互作用阶段的幼儿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

28.【精析】A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

29.【精析】C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也是如此。而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都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

30.【精析】B2〜3岁的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31.【精析】C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

32.【精析】A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33.【精析】B艾斯沃斯根据敏感一不敏感、接受一拒绝、合作一干涉和易接受一冷漠四个维度来评定母亲的照看方式,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其母亲的照看方式在以上四个维度上的分数都高。其中,母亲对儿童的敏感性是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关键因素。

34.【精析】B儿童可以从同伴交往中得到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他们在感情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他们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和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所以,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可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

35.【精析】B霍夫曼的抚养幼儿的研究表明,温和养育型的父母趋向抚养利他幼儿,父母与幼儿的温和养育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的作用。父母如果做出了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同时又为儿童提供了表现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机会,则更有利于激发亲社会行为。

36.【精析】C根据鲍尔比、艾斯沃斯等的研究,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和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其中,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又叫依恋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进一步对母亲的存在特别关切,特别愿意和母亲在一起,当母亲离开时,哭喊着不让离开。同时,只要母亲在身边,婴儿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围环境,好像母亲是其安全基地。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不过,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明白成人不在视野范围内但还会继续出现,所以他们以母亲为安全保障,在新环境中探寻、冒险,然后又回来寻求保护。

37.【精析】B被忽略型幼儿的典型特征是不喜欢交往,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惧,他们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忽视和冷落。题干所述即属于被忽略型幼儿。

38.【精析】D社会性需要是指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喜欢成人的接触、抚爱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39.【精析】C移情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感知他人的痛苦。幼儿看到小鸟受伤感到难过即属于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中的移情。

40.【精析】C许多研究表明,幼儿自身的特征是影响师幼关系的第一位因素,涉及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等多个方面。

41.【精析】B应该从幼儿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幼儿教育,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发展是有利的。

42.【精析】A处于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的婴儿对人的反应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加区别、无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一样,喜欢所有的人,喜欢听到所有人的声音,注视所有人的脸,只要看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手舞足蹈、咿呀学语。

43.【精析】A社会性与个性相比,个性强调的是独特性,是个人的行为方式;社会性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共性的行为方式。

44.【精析】C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幼儿的许多攻击性行为并非对对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对他人造成伤害。

45.【精析】C在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婴幼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根据题干中“只让妈妈抱”可知形成了对母亲的依恋。

46.【精析】A家庭教养方式有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

47.【精析】B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

48.【精析】B在放纵型(溺爱型)教养方式下培养的孩子,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而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题干所述即为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特点。

49.【精析】B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极少对母亲不在身边表现不安,当母亲回到身边时,他们也避免与母亲的相互作用,与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情感联结,这类儿童也被称为“无依恋的儿童”。

50.【精析】A大约2个月时,婴儿能注视同伴;3〜4个月时,婴儿能够相互触摸和观望;6个月时,他们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咿呀”的声音。但是6个月前婴儿的这些反应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性质。因为这时的婴儿可能把同伴当作物体或活的玩具(如抓对方的头发、鼻子),不能主动追寻或期待从另一个婴儿那里得到相应的社会反应。最早6个月的时候,真正具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岀现。

51.【精析】C1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2岁左右幼儿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4岁最多,之后数量就逐渐减少。

52.【精析】A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并给予引导。

53.【精析】A回避型依恋的儿童表现为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幼儿影响不大,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并未形成对母亲的依恋。题干中的儿童可能属于回避型依恋儿童。

54.【精析】B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的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矛盾型)。

55.【精析】B“学会做人”即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等,这两种关系属于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因此,“学会做人”体现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56.【精析】B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题干中慧慧的依恋行为即属于安全型依恋。

57.【精析】D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包括:①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即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②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即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③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即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D项不是同伴关系的功能。

58.【精析】C矛盾型儿童是指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同伴所不喜欢的儿童。由题干中“被人喜欢,又被人讨厌”,可知是矛盾型的儿童同伴关系特点。

59.【精析】B被忽视型儿童不喜欢交往,常一个人玩,在群体交往中显得退缩、害羞、不起眼,常常被冷落。题干中身体弱的欣欣不喜欢和别人说话,也没有小朋友一起玩耍,是典型的被忽视儿童。

60.【精析】C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社会关系。

61.【精析】C在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中,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

62.【精析】B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进入3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

63.【精析】C性别角色是指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适当的行为总和。题干所述为性别角色的概念。

64.【精析】C2岁左右是幼儿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幼儿的活动兴趣、同伴选择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65.【精析】A儿童对他人的性别认识是从1.5〜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2.5〜3岁,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因此,3岁开始儿童能正确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性别。

66.【精析】B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一阶段是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67.【精析】D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当别人遇见困难时,幼儿表现出关心、同情,这属于亲社会行为。

68.【精析】A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模范是指值得人学习的榜样,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69.【精析】A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①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②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③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70.【精析】B社会性发展是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71.【精析】A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72.【精析】D放任型(溺爱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充满爱与期望,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容易使孩子产生“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品质。

73.【精析】A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交往情境大多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74.【精析】D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包括: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其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自己玩而感到难过与不安。

75.【精析】D5岁的孩子开始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

二、多项选择题

【精析】ABCD庞丽娟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对幼儿的同伴社交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社交地位已经分化,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类型。

三、填空题

1.个人性格2.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向社会行为3.陌生情境法

4.民主型/权威型5.同伴关系6.教师/老师7.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8.亲子关系9.榜样示范法10.自我中心

四、判断题

1.【精析】√进入3岁后,幼儿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研究发现,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还有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男孩之间更多是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是通过规则协调。

2.【精析】×各年龄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3.【精析】√家庭是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这是关键因素。

4.【精析】√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对问题表现出好奇探索的倾向,他们会主动地接近问题,遇到困难时有较少的消极情绪反应,他们既能够向在场的成人请求帮助,又不太依赖成人。他们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友好地在一起玩耍,很少有反常的行为问题。

5.【精析】×幼儿2岁左右是其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6【精析】√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

7.【精析】√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8.【精析】×中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小班、大班。观察者发现:四岁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数量是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中班儿童攻击性行为最多,但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攻击性行为数量逐渐减少,尤其是儿童身上常见的无缘无故发脾气、扔东西、抓人、推开他人的行为会逐渐减少。

9.【精析】×2.5〜3岁,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说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但还没达到明确的认识。

10.【精析】√幼儿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先后包括理解性别、获得标准、取得认同和形成偏爱四个过程。

11.【精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特点:①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②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自私是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不是主要特点。

12.【精析】×研究发现,男女儿童性别认同的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能够进行性别认同的幼儿的性别行为显著地多于不能进行性别认同的幼儿。

五、名词解释

1.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也叫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2.性别角色是指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适当的行为总和。

3.依恋是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绪,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4.性别认同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认识。

5.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幼儿的社会化,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6.性别稳定性是指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7.受欢迎型儿童是指喜欢与人交往,主动积极并表现较好,被大多数同伴所接纳、喜欢的儿童。

8.敌意性攻击是以人为指向目标,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9.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

10.反抗型依恋,又称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

11.社会性行为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包括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12.性别恒常性是指对人的性别不因为其外表(如衣着打扮等)和活动的变化而改变的认识。

六、简答题

1.【参考答案】(1)创设良好环境,控制环境和传媒的影响。

(2)改善亲子关系,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3)提高儿童的自控能力和交往技能,帮助儿童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方法。

(4)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能力。

(5)引导儿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方法。

(6)及时表扬和奖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2.【参考答案】(1)幼儿在3岁前的分享行为没有表现出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4〜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小班和中班幼儿以被动分享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分享有所增加。他们开始主动与别人一起玩、互换玩具。

(3)年幼的幼儿陈述分享的原因,以自利、自我情绪的认识为主。例如,分给别人玩具是因为“我可以玩别人的玩具”;分给别人糖吃是因为“糖吃了牙齿会坏的”。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则认为,分享是为了同伴之间的团结友爱、他人感受等。

3.【参考答案】(1)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2)中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小班、大班。(3)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为以身体动作为主。(4)攻击性行为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

4.【参考答案】(1)幼儿自身的特征。(2)早期的亲子关系。(3)教师自身的特征。(4)师幼互动的外部特征。(5)客观环境。

5.【参考答案】(1)受欢迎型儿童。(2)被拒绝型儿童。(3)被忽视型儿童。(4)一般型儿童。(5)矛盾型儿童。

6.【参考答案】(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⑶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7.【参考答案】(1)端正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2)形成亲子间安全的依恋关系。(3)了解与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4)要保证亲子沟通的时间和质量。(5)开放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6)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

8.【参考答案】(1)可以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2)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3)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4)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5)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9.【参考答案】(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3)父母亲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做出反应。

10.【参考答案】(1)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和电视媒介的影响。(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的影响和同伴的相互作用。(3)移情。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

11.【参考答案】(1)父母的惩罚。(2)大众传播媒介。

(3)强化。(4)挫折(直接原因)。

七、论述题

1.【参考答案】(1)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其社会化及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人交往。②教给幼儿交往的技巧。③通过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④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幼儿到了中班年龄开始理解行为的规则,能够初步地遵守规则,但是总的来说,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有限,犯规的行为仍然经常不断,其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高,呈现出问题行为突增的趋势。教师应该持冷静的心态,将其看作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认真、耐心、及时地引导并纠正其不当的行为。

①正确引导幼儿的竞争行为。为了使幼儿养成正确、适当的竞争行为,教师应注意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幼儿的引导:正确地理解竞争;处理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攻击的关系。

②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具体措施包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供充足的材料与空间,避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提供合作的榜样;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的环节和时间,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③幼儿说谎行为的纠正。幼儿说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细致、耐心地分析幼儿说谎的原因,区别对待,切忌随便给幼儿扣上一顶说谎的大帽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首先要做出榜样,对于说真话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幼儿感受到诚实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

④幼儿告状行为的纠正。教师在对待幼儿告状这个问题上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倾听幼儿的告状,对于幼儿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技巧,鼓励幼儿在遇到冲突时,首先小朋友之间要相互交谈、商量,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来找老师。通过多次的锻炼,幼儿就能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中自觉地掌握合作、协商、分享和轮流等社交技巧。

(3)进行常规教育,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必要的常规能够保证幼儿一日生活的顺利进行,使群体生活有秩序而又有安全感。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平衡和冲突时期,更需要教师谨慎地运用常规,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常规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琐碎的工作,幼儿良好的习惯也是在不断地反复地练习中逐渐养成的。

(4)开展活动区活动。中班幼儿在常规、知识、技能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同时中班幼儿极为活泼好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活动区活动的教育作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兴趣。

2.【参考答案】(1)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直接的影响。教养方式的影响有:

①民主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利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②专制型。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③放任型。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自命不凡、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一般来说,有工作,尤其从事知识性层次较高工作的父母,在亲子交往中多采用引导说理和鼓励的抚养方式,亲子间关系比较融洽,幼儿发展也比较顺利。

(3)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气质、体质上的差异往往引起父母不同的抚养行为。幼儿经常性的行为表

现,不仅决定着其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而且可能使父母产生对幼儿的某些“成见”,从而影响父母对子女将来发展的期望以及教育方法的运用。

八、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1)浩浩属于同伴交往类型中的一般型儿童,即表现一般,既不主动友好,也不消极敌对,既不为同伴特别喜爱,也不令人讨厌。

(2)可能成因:

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亲子关系对今后的同伴关系有预告和定型的作用,而更近一些的观点则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②幼儿自身的特征。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外表及个人性格。

③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幼儿初期,幼儿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发生。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由游戏的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幼儿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在有一定任务的情境下,如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幼儿,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协作,因为活动情境本身已规定了同伴间的作用关系,对其行为有许多制约性。

④父母的鼓励。学龄前儿童在各种不同场合及不同活动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游戏伙伴,但是他们的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他们通常依靠父母来为自己建立与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⑤教师的影响。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地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3)教育建议:①营造宽松环境,培养交往技能。②在各领域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③教师引导幼儿积极与同伴交流,体验交流的快乐。

2.【参考答案】(1)案例中阳阳所形成的依恋类型是焦虑一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幼儿,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案例中阳阳“孤僻""不爱说话”“父母回来看望她,阳阳也显得很冷漠,并且回避父母”正是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的表现。

(2)产生的影响:①对阳阳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社会性交往水平降低,阳阳逐渐不爱说话,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②对阳阳的情绪产生影响,导致阳阳情绪不稳定。③对阳阳的个性产生影响,使阳阳性情变得越来越孤僻,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坚持性也变差。

(3)合理建议:①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通常,这个人是母亲。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阳阳需要有稳定的照看者,父母应该尽量避免与阳阳的长期分离,即使分离,也需要注意给予阳阳关心,如多打电话、多视频聊天等,保持与阳阳情感上的沟通。

②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爷爷奶奶逐渐修复关系,给阳阳提供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尽量不在阳阳面前争吵,多给予阳阳一些情感上的支持与关注。

③阳阳的父母与阳阳要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对阳阳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应。

④家庭因素。正常家庭,尤其是婚姻美满、成人之间充满温馨、较少有家庭摩擦,会使儿童依恋的安全感增强。

3.【参考答案】(1)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有:

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幼儿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但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幼儿将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②幼儿自身的特征。对幼儿来说,外表及个人性格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幼儿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幼儿的身心特征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第二方面,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由此影响同伴对他们的反应及其在同伴中的关系类型;第三方面,幼儿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和交往技能。案例中的莉莉活泼爱笑、乖巧懂事,能够照顾到其他小朋友,也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因此,莉莉特别受同伴的欢迎,小朋友会主动找她玩。案例中的阳阳总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他想和小朋友玩,却总是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如“抢玩具”。这说明幼儿自身的特征会影响其同伴关系。

③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案例中,阳阳之所以要抢方方小朋友手里的“变形金刚",因为他觉得拿着这个“变形金刚”,其他小朋友就会找他玩。这说明玩具对同伴关系有着一定的影响。

④父母的鼓励。学龄前儿童在各种不同场合及不同活动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游戏伙伴,但是他们的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他们通常依靠父母来为自己建立与同龄人的伙伴关系。父母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为孩子彼此间的接触提供便利的条件;通过提供建议和指导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父母自身的不同风格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案例中,莉莉的父母邀请莉莉的同学去家里做客或者周末叫上邻居小朋友去游玩,所以莉莉一直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欢迎。这说明父母的鼓励和帮助对幼儿的同伴关系有着较大的影响。

⑤教师的影响。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地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案例中,老师每次看到阳阳抢小朋友的玩具,都会让阳阳“面壁思过”,但阳阳类似的行为并没有减少。这说明老师对幼儿行为的正确处理和引导,对幼儿同伴关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作用:①可以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②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③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④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⑤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参考答案】(1)案例中孩子的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放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容易表现出不成熟、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点。案例中幼儿家长的这种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无条件地包容孩子的现状也是导致该幼儿的问题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原因。其次,由于该幼儿的父母工作繁忙,照顾幼儿、与幼儿沟通的时间有限,从而导致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②早期亲子交往经验的缺乏。幼儿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但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这种概念是幼儿将来自信心和自尊心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案例中的幼儿由于从小父母没有在身边,缺少与父母的亲子交往,使其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障碍。

(2)教育策略:①加强亲子互动和交流,增进亲子关系,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②根据孩子自身发展情况釆取适当的教养方式。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父母应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养方式。③加强师幼互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5.【参考答案】(1)在社会性发展中,康康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属于被排斥型幼儿。

(2)表现:一般体质好、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3)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关系的方法:①要使他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他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他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6.【参考答案】材料中的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冲突,矛盾很集中、需要教师专业的指导和处理,矛盾才能得以缓解、不被激化。

(1)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包括:①幼儿注意分配能力发展不足。②幼儿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③幼儿还没有理性解决冲突的能力。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可能会错误表达自己的意愿,造成其他同伴或老师的误解,进而引发矛盾。

(2)对事件的处理:①分开两人(避免冲突升级)。②关心小华的伤(安抚受伤者,平稳情绪)。③请小安帮小华涂药(让他感受到自己行为给同伴带来的伤害)。④安顿好后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解对方感受与沟通)。⑤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总之,教师应该在避免矛盾扩大化的基础上对两个孩子加以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其他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和对待。

7.【参考答案】(1)依恋是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与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2)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的发展。②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早期的依恋关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他人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

8.【参考答案】(1)儿童性别角色的认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分别为:①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②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③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等。

(2)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是有一定根据的。中班、大班的幼儿处于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阶段,他们已经能够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越来越多,并逐步开始进入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阶段,对男孩、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一些与性别有关的知识。因此,让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分开入厕是合理的,这样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性别行为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9.【参考答案】(1)案例中的行为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儿童依恋的表现有: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

(2)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身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加油

同学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129129 13759501700

Copyright © 2023-2024 昆明市五华区博信教育培训学校 滇ICP备2022007886号-1

客服电话

0871-65129129

13759501700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联系QQ
返回顶部